您的位置:热点>船舶
船舶

挺过疫情的冲击,中国造船仍能再造辉煌!

2023-01-17 15:25  来源:水运科技


疫情3年,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不断创出增高,这让中国和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从而导致中国造船业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史无前例的疫情,史无前例的停工停产,再加上史无前例的亏损,深受重创的中国造船业能挺过疫情的冲击,继续实现强国造船的梦想吗?


能,当然能。中国造船还能再造辉煌,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造船业的基础强大。尽管2022年在疫情的冲击下陷入低谷,但其接单量、手持订单量和完工量依然在全球前三甲之列。这种不一般的实力受到全球船东的青睐。这种世人瞩目的基础,让后起之秀的越南和印度奋起直追也需假以时日。

其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强力支造船业,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密集出台。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巩固船舶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推进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和深海油气生产平台等研发应用,支持深海和极地探测等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开展蛟龙探海二期、雪龙探极二期建设等。

在金融政策上,央行和商业银行频频出招帮助造船业度过难关。这些政策包括: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在困境中奋斗拼搏的造船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最重要的是,虽然疫情令全球航运的正常化遭到破坏。但从大势上来看,航运正常化不可阻挡。而事实上航运业也正在向恢复正常化、制度化和法规化迅速靠近。只要走向正常化,航运业的环保化和现代化就会快速到来,从而为造船业的发展提供再次发展的高景气度。

需要关注的是,全球环保船的到来已经迫在眉睫。经过多轮协商后,作为全球航运业核心组织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式确定了航运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计划。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强度较2008年降低40%,2050年碳排放量降低50%。每个阶段均按照年度制定了详细的环境法规时间表:在船舶设计、营运、效能等多个方面设立指标并逐年提升标准,推动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低排硫量的船型的快步到来,一定会为船厂提供大量新船订单。

与此相适应的是全球船队的现代化和年轻化也将到来。漫长的航运低谷令全球船队的年龄明显老化。一般而言,船龄超过17.5年后,便属于老龄船,被编入老旧船系列。据克莱克松的数据,2021年全球船舶平均船龄为21.64年,达到2005年以来的高点。这样看来,2003年交付的那批船在2023年就开始逐步进入替换周期。这意味着,2003年开始的交付高峰船只将在2023年左右开始批量替换。造船业通过10年去产能和3年疫情的冲击,产能过剩有了显著缓解,船厂的手持订单从高位回落。而航运市场也发出积极信号:运价弹性开始显现,运力过剩的局面也将宣告结束。

漫长的疫情,令全世界尤其是中国不仅积累了抗疫经验,更积累了在困境中如何顽强发展的宝贵经验。这种经验必将促使全球经济尽快走出低谷,促使中国经济再度繁荣。在经济复苏中的船舶制造业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来。(涵流)

关键词: 疫情 造船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