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深度
深度

【展望“十四五”】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2021-01-15 14:02  来源:北部湾港集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就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作出系列重大部署。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强调要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思想自觉和更有力的实际行动,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以“主力军”“排头兵”的姿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科学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的基本遵循

从改变中国西部传统物流格局到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有机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自2017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就被寄予厚望。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重要港区已实现铁路进港全覆盖,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规模化运营,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超过29%。2020年,海铁联运班列突破4600列,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但总体而言,还存在港口集疏运能力瓶颈制约、远洋航线较少、航道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有效产业支撑、通关便利化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运输需求,不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必须找准新方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这个前提下,意味着首先要打通国内社会再生产各环节,港口发展将由港产城互动发展转变为沿海与内陆经济圈互动发展。近年来,北部湾港内贸货物吞吐量占比超过50%,范围覆盖我国14个省区市,内循环货物主要以煤炭、钢材、矿建、粮食等为主,总体上符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个要求。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一良好局面,必须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创新和树立服务港口经济圈发展的理念,密切关注国内大循环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中的要素保障和堵点、卡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协调、绿色发展,按照“四个一流”要求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努力实现从传统港口向综合航运中心转变,积极探索服务国内大循环创新、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和最佳实践。

深刻把握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个根本要求。内、外循环不是两个闭环,而是相互联通的整体。目前,北部湾港开通航线52条,其中外贸28条,内贸24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港口,主要覆盖东南亚、日韩等,外循环主要以摩托车散件、汽车配件、玻璃纤维布、发动机等为主。北部湾港区位优势明显,但物流短板也十分明显,海运竞争力不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更好体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作为,就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提出的“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的倡议,抓住建设中国—东盟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战略机遇,以物流水平提升为突破点,集中力量将我区建成面向东盟、服务中南西南的物流枢纽,真正做活通道经济,为中西部地区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的着力点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处于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交汇点,在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上具有重要作用。从国内来看,国家持续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中西部地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从周边国家来看,中国和东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承担着衔接亚欧大陆,面向东盟,连通全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西部地区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参与全球性资源配置的诸多功能。

我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直接受益者,又肩负着构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战略任务,在助推形成新发展格局上具有鲜明优势、负有先行责任。要找准“门户”建设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契合点,扬优势、补短板,打通堵点、畅通循环,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新枢纽、西部开放新门户、广西发展新引擎,打造成为国际性互联互通枢纽和要素高度集聚的资源配置中心,不断催生新发展动能、激发新发展活力、打造开放合作新优势。
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出海口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建设,畅通运输能力紧张的“卡脖子”路段,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补齐通道短板。进一步扩大公路网覆盖面,有效扩大主通道辐射范围。积极推进大型化、专业化、智慧化集装箱泊位,有序推进进港航道疏浚整治。完善运输场站设施,按照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平陆运河规划建设步伐,疏通西江内河“一干七支”毛细血管。加强与东盟国家设施联通,提升连接口岸铁路运输能力,加强口岸功能衔接,加密与东盟国家的港口航线对接。

融合资源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结合腹地经济条件、区位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物流枢纽布局,加快构建北部湾港辐射西南、中南和东盟乃至全球大物流网络的步伐。加快推进内陆港及海铁联运建设,构建“13+1”以及区内柳州、桂林、桂东等“一核多点”的内陆港发展新模式,把“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形成“覆盖广西、辐射西部、通达全球”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实施“平台物流”和“智慧物流”战略,强化大数据服务,推进通道物流规模化组织、区域化集散、专业化服务和网络化运行。

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通道整体效率。稳固开行重庆、成都等至北部湾港的高频次班列直达线,以及运量较大的其他物流枢纽至北部湾港的班列直达线。加强与中欧班列、长江航运衔接,加快其他地区班列开行,引导货源向主通道集聚。织密航运服务网络,持续开行至香港、新加坡“天天班”航线,积极开拓港口近远洋航线。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以铁路为重点,建立健全内外贸多式联运单证标准,优化国际多式联运单证的陆上使用环境,推动全流程互认和可追溯,通过“一单制”使多式联运提单物权化、金融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健全陆上集装箱技术标准体系,提高物流装卸和通关效率。

推动通关便利化和实施优服降费。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在港口探索完善大宗商品“先验放后检测”检验监管模式。支持在通道沿线铁路主要站点和重要港口合理设立直接办理货物进出境手续的查验场所,建立口岸进口商品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国际合作,探索实施与东盟国际货物“一站式”运输。持续提升港口装卸作业和辅助作业服务能力,落实《北部湾港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对标提升工作方案》,确保到2021年底,北部湾港集装箱进出口环节总体耗时压缩30%以上,综合费用降低30%以上,达到国内一流港口水平,不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打造陆海联动区域经济新走廊。发挥通道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重要节点加快培育枢纽经济,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拓展投资和贸易领域,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以贸易拉动产业集聚,实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实现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做实开放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对标RCEP规则,深化与RCEP国家合作,持续打造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韦韬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