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专访>专访
专访

打造以港机为基础的海洋产业链--专访振华重工董事长宋海良

2016-04-27 11:43  来源:腾讯财经


“我要像代言高铁一样,为振华重工的产品做广告。”2015年11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自贸区调研时再一次表露了自己对中国制造业的情怀。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振华重工前几年经历了市场寒冬,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提出战略转型,逐步扭亏为盈,打造出八大海洋产业链。就此,振华重工董事长宋海良在2016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了专访,畅谈自己作为公司掌门人的战略思考。

振华重工的核心业务是港机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5%以上,产品遍及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

“受全球经济走低的影响,港机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大量产能过剩。过去是每年百分之几十的增长,现在是低增长,甚至不增长。”宋海良承认,除了市场客观因素外,过去振华重工过于追求规模增长、粗放增长,另外“当时走进一些陌生的领域也交了一些学费”。

公告显示,2010年振华重工亏损约8.65亿元,2012年亏损约1.043亿元。“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振华重工出现了非常大的困难和挑战。”宋海良如此形容当时的危局。

转型在所难免。振华重工决定改变“港机独大”的局面,打造八大产业:港机、海工、钢构、系统总承包、投资、船运、电气及软件开发、一体化服务。

“港机产品总的需求减少了,但是我们内部挖潜,把产业链拉长,转型升级品质、提升效率。”虽然市场环境不好,但2015年港机业务在八大产业中毛利率最高。

围绕海洋产业,振华重工重点打造海工装备、海工服务、海上能源三大业务。

“我们前三年定的战略,海工装备排在第一,海工服务排在第二,海上能源排在第三。”宋海良透露,公司对海工装备的资源投入最多,但是由于油价连续下跌,这块的业务并不理想。

“我们就把海工服务,像特殊运输、特殊安装、油田的搬运提高比例,另外海上风电这两年我们增长比较快。”宋海良说。

公告显示,2013年振华重工成功扭亏为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2014年达到1.99亿元,2015年前三个季度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104.25%。

对于海工装备市场的未来趋势,宋海良如此判断:“可能会有几年的低潮期,但不可能在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内徘徊。随着陆上容易开采的石油天然气进一步减少,将来往深海、远海进行能源开发,而这需要大量的海洋装备。”

同时,作为一家外向型企业,振华重工目前在全球92个国家销售产品。宋海良指出,近两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等战略,推动了中国大批企业“走出去”,但是中国企业大部分是销售单一产品、单一服务,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

“要在资本的牵引下,在技术创新的牵引下走出去,在一体化的牵引下走出去,在本土化的结合中走出去。”宋海良表示,振华重工将转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在海外代言“中国智造”。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